查看原文
其他

水稻、农作物与气候变化:林盘田野笔记②

关注林盘的 河流研究会
2024-09-05



安龙村被稻田围绕的林盘  摄影丨孙吉


水稻、农作物与气候变化:林盘田野笔记②


农历八月,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久居城市的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中秋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然而对于农人来说,农历八月是异常忙碌的时节。自处暑到秋分,南方正值水稻收割、晾晒,春夏作物与秋冬作物的更替种植。农历八月,我又回到了郫都区安德镇的村子虽然被异常的天气与疫情管控打乱了行程,也努力记录下每日的见闻。再向几位顾问老师请教,对林盘中传统的稻谷耕作模式与多样化种植制度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农历八月:秋收稻谷忙


无雨无风斫稻天,斫归场上便心宽。

收成须趁晴明好,柴也干时米也干。


这首有关收割稻谷的竹枝词来自明代邝璠所著的《便民图纂》,斫(音“卓”)稻就是割稻谷的意思。稻谷在插秧浇灌后,到6月上中旬(芒种节气前后) “放水”,放水后一般不再进行人工浇灌。到农历八月处暑-秋分节气前后即成熟,再根据天气情况、稻谷的成熟程度(青变黄的比例)、收割人工及机械可投入的时间等因素,决定稻谷的具体收割时间,一般只有1-2天的决策计划周期,所以不确定性很高。


田野:比如,通过每天观察谷穗的颜色——青色到黄色的转变比例进行判断。当谷穗全部转黄即全部成熟,此时收割最合适,但现实中并不能如此理想化。一片田地中稻穗的成熟程度存在差异,哪怕同一根稻穗的上部与下部稻谷的成熟度也存在很大差异,一般会自上而下逐渐变黄。当农人看到谷穗80-90%已经变黄时即可收割。


收割机正在收割稻谷  摄影丨郭慧


又如,收割机的使用饱和度与人工可投入时间的协调。因收割机多来自外地,收割机主住在几个村子间的一个旅店。当有农民需要收割稻谷时,会一早到旅店找机主约时间收割。当收割机一天的收割任务排满后,即无法约到。因此,有几户农田连在一起的农人,会联合聘请师傅收割一片土地。当收割机主发现本地几个村子的大部分稻田都已收完,就准备继续向西北方向行进,到都江堰及更西北的农田收割。


安龙村水稻田


现在的稻谷收割多使用收割机,已经很少有农户采用人工收割的方式了。中小型收割机在相对平直的田地中可以比较高效地完成收割,虽然采用了现代机械化,但却大大节省了农人需要投入的工时(机械收割可能存在的边角难以收割、遗漏谷穗等弊端,也可通过在收割前后投入较少的人力规避)。以往手工收割稻谷,多为几家亲戚邻居共同协作,一亩田地4-5个劳动力,至少需要多半天的光景才可完成,之后还要用手摇“拌桶”脱粒。而采用机械方式,只需要不到1小时即完成收割与脱粒,农人只需随时准备好袋子装稻谷即可。


收割后,一位嬢嬢正在捡拾田中遗落的谷穗  摄影丨郭慧


反思:在安宁村时我也在反思,一味地关注传统耕作方式,而无法客观且全面地看待不同劳作方式对劳动力的解放与投入再生产的可能,是否会造成一定的偏狭呢?何谓传统?传统与现代间是否有明确的分野?若现在所谓的“传统”的劳作方式承继于明清,那明清的耕种方式是否也是相对于唐宋的“现代”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悄无声息的变化,在我们“挖掘传统”的同时,更多的应是在关照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关系。


农业耕作:极端天气的影响


上面引用的竹枝词中有两句都在描述天气——“无风无雨”、“晴明好”。今年处暑后确实出现了连续半月有余的晴好天,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持续的高温、无雨,以及之后持续一周的阴雨低温天气,也对稻谷的生长、收割与晾晒造成了很大影响。


村民:安宁村时询问了一位正在高温艳阳之下晾晒稻谷的大爷,今年半个多月的高温无雨是否对他家的稻谷收获造成影响?他很自信地说:“我们这里是天府之国嘛,靠着都江堰的浇灌,灌区的水土好,对稻谷的产量没得影响”。有些不解,于是继续追问,为什么天府之国就没有影响呢?最近没有下雨,是否需要人工浇灌呢?大爷说在水稻插秧完成放水后(6月中旬),就不需要再进行灌溉,地下土壤中的保水量已经足够。询问水稻生长受不受降雨影响?他说如果水稻收成前下雨的话,反倒会对稻谷的生长与成型有负面的影响——稻谷中含水量大,晾晒后就容易发白。最近的高温,有助于稻谷的成型,并且有利于晾晒,这样的天气比阴雨天气的晾晒对稻谷更有利。


紧急收割下还有很多青稻谷  摄影丨郭慧


专家:带着一丝疑问,在几天后刚好有幸见到了农业方面的专家顾问——成都农林科学院的付绍红老师,特地向他询问极端天气对稻谷耕种与收获的影响。简阳出生长大的付老师,对农田耕作不仅有书本上的学习,也有家庭实践的积累。他说,高温下的谷物是被憋熟的,有些谷粒早成熟很容易掉落。且早成熟及青谷粒同时出现的几率增加,收获时会有较多“青米”。青米在晾晒与脱壳后可能只剩下半颗,这就是市场上购买大米“碎米率”高的原因。如果稻谷生长后期气温均衡,稻谷的成熟度也会均衡。此外,持续高温过后的“连雨天”及低温,又会影响秋冬作物的播种与生长。


多样种植:应对气候变化经验


“一天,他(顾天成)在打谷场上,晒着二月中旬难得而暖和的春阳。看见周遭树子,都已青郁郁地,发出新叶。篱角上一株桃花,也绽出了红的花瓣。田间胡豆已快割了,小麦已那么高,油菜花渐渐在黄了。蜜蜂到处在飞,到处都是嗡嗡嗡的。”(引自《死水微澜》,第六章)


专家:川西林盘中的传统农作,亦即华夏传统农耕中有哪些特征可以应对气候变化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请教了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的专家顾问陈庆恒老师。陈老师提到,川西林盘地区,或长江以南地区的农业耕种思维,与北方的农业耕种思维有很大差异(北方多为旱地耕作)。成都平原的耕种历史发展不会少于5000年,如宝墩、三星堆等遗址都有相关的遗迹可循。千百年来,川西林盘农业、环境、经济在不断变化,但其耕作制度核心始终未变。其核心就是 “水旱轮作”,以及在此核心之下的轮作、间作与套作等。这些都是围绕土地与植被的相互友好关系展开的,这是从更深层次思考如何使作物高产的路径。


走马河流域示意图  摘自《成都河流故事》


陈老师讲解到,一种作物耕种后,根茎会有分泌物出现所谓的“自毒”现象,对作物本身产生影响。因此常年重复栽培一种作物,就会对作物产生比较大的负面作用,生长势颓。付老师也提到,间作、套作使农田在小区域内形成了小气候调节温湿度。播种的作物种类越多越养地,并且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也越强,就算1-2种作物在极端天气下无法收获,也有其他的作物保证基本的食用需求。


王成家种植的丝瓜与南瓜  摄影丨孙吉


田野:安龙村的王成大哥家,我也听他提起,并且跟随他参与了3天的多样农作耕种。


安龙村新型生态农人王成  摄影丨孙吉


在他家主要的蔬菜种植区域内,冬瓜、南瓜、丝瓜、苦瓜等瓜类种在了一起,而这片“瓜田”每1-2年都要变换位置,虽然有辛苦的拆架与搭架的劳作任务,但他仍旧坚持,每年不把相同的作物种在同一片土地上。同时春夏的水稻收割后,接下来就要以旱作方式种植秋冬的莴笋、莲花白、萝卜等作物。周而复始,王大哥好像在自家的田地里打着太极,作物及养分如阴阳般在他与家人的辛勤耕种下被神奇地调和与平衡。


王成家的瓜田,一眼可见南瓜、丝瓜与冬瓜  摄影丨孙吉


王成家种植的绿色生态西红柿  摄影丨孙吉


这次赶上疫情封控管理,各种不确定性如极端天气般接踵而至。我从村中返回办公室,结合前期的调查与请教,又翻了几本有关耕作制度与稻作文化的书籍,好像带着实践的收获与书本的内容进行了一次对话。韩茂莉在《中国历史农业地理》中引用清代成都司马张文梵对四川农事的记载,其中提到阆州“土之腴美者,以黑沙土为最,稻后种豆、麦,小春收后,又复种稻”(引自张文梵《风俗·农事》)。优良的土壤,可以满足多样化种植的营养需求;同时,不同作物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富集作用,也在反哺于土壤,使之更加肥沃、丰腴。民国的《巴县志·农宜》中也提到,巴县“水田皆宜稻,岁一熟;干田夏蓄水,亦宜稻,秋后宜芸薹(油菜)、豆、麦,岁再熟”。水旱轮作,稻与其他作物轮作,这即是四川江源农耕文明的耕作制度核心。


王成家种植的小辣椒  摄影丨孙吉


王成家生态农场  摄影丨孙吉


离开安龙村前,恰巧一片水稻田未收割,稻田中的一抹竹林像在绿色海洋中诞生的岛屿。于是,我又想起了《死水微澜》中那美妙的描写。“每个农庄,都是被常绿树与各种竹子蓊翳着,隔不多远便是一大丛。假使你从天空看下去,真像小孩们游戏时所摆的似有秩序似无秩序的子儿,若在春夏,那便成为万顷绿波中的苍螺小岛,或是花园中间和花坛中间的盆景。”(《死水微澜》,第五章)



参考资料:

[1] 韩茂莉.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上)[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433-460.



 相关阅读 

观影|土地家园与生态农业:安龙村民王成的故事

农耕智慧应对气候变化:林盘田野笔记①

热安逸!?人类作为气候变化的孩子,探寻川西林盘的低碳启示

竹和生活的可能性?青城山马椅子的林盘“龙门阵”林盘与低碳:公众科学

研究成果发布与绿色低碳研学营交流会 | 蓉城智碳

我们正


重回川西平原水源地传统村落
学习本土智慧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启示


“本土智慧应对气候变化:川西平原水源地村落传统低碳启示”行动接续2019~2020“川西传统农耕智慧调研”的收获,承继2021年“科学家-城乡公众”跨界共创精神,同时探索拓展正在尝试的“川西林盘村民共学计划”模式,通过专业调研、村民讨论、城乡互动、影像传播等形式,聚焦位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名录,但其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意义尚未得到充分认知的川西林盘及农耕系统,通过挖掘、梳理并总结其传统低碳生产生活模式,及其背后具自然人文和谐理念的生活智慧,为如何从本土经验出发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新路径。



我们始终认为,本土经验性知识是现实社会重要的知识载体,却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容易被遗忘,但非常值得回溯与学习的对象,特别是这些知识可以提供应对诸多现代性问题的宝贵路径。



  专家顾问 



陈庆恒

生物学家

中科院生物所资深研究员

清流智库专家




郭洁


气象学硕士、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四川省气象行业技术能手
从事公众和专业气象预报领域的业务一线工作18年获中国气象局西部优秀青年人才津贴




刘卫兵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成都市政协委员

川西林盘保护修复重点课题调研组长




付绍红

四川省油菜创新团队岗位专家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科技与成果转化处副处长


 执行人员 


调研报告组:郭慧、孙吉

影像传播组:孙吉、曾维金

执行协助组:劳睿承、王铭铭


 项目共创 


专家公众:专家学者、成都市民、成都水源地社区村民

组织机构: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清流智库、川西林盘共学社群、郫都区水源地之家、安宁村护水队、锦宁村护水队

感谢支持:郫都生态环境局、郫都区农林局申遗办、安宁村村委会、永安村村委会,下一代领导人、成都环保志愿者联合会等机构



  我们关注川西林盘价值的轨迹 


1

2019-2020年开展“川西传统农耕智慧调研”项目

2

2021年4月开展“365日林盘生态数据监测行动”

3

2021年7月开展“成都水源地绿色低碳科普公众教育项目”

4

2021年6月到10月开展‘’林盘与低碳:公众科学家‘’活动

5

2021年12月20日《林盘公众科学家成果发布——成都第一份本土绿色低碳公益研究报告》

6

2022年1月26日在安龙村村民胡雪梅家举办“川西传统农耕智慧:林盘村民共学计划”第一次茶话会

7

2022年1月26日在安宁村村民陈明全家举办“川西传统农耕智慧:林盘村民共学计划”第二次茶话会

8

2022年6月7日在青城山马椅子基地举办“川西传统农耕智慧:林盘村民共学计划”第三次茶话会

9

2022年6月中旬"本土农耕智慧应对气候变化"调研组郭慧进入郫都安德镇各乡村开展调研活动,写下第一篇林盘笔记

10

2022年七月初,西南交通大学“绘青春 美乡村”三下乡主题墙绘社会实践队前往陈大爷家开展墙绘活动

11

2022年8月1日河研会成员与陈大爷完成安宁村土城林盘农耕共学基地共建协议书的签署

12

2022年8月"本土农耕智慧应对气候变化"调研组郭慧次前往安德镇各村,进一步了解了当地的耕种情况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写下第二篇林盘笔记。摄制组成员曾维金第一次拍摄

13

2022年8月31日调研组前往安龙村王成家开展相关采访及生态农场拍摄活动

14

2022年8月9日清流智库编“南非小农如何利用本土知识应对气候变化

南非小农如何利用本土知识应对气候变化

15

2022年8月18日清流智库编“澳大利亚应对‘高温事件’国家框架丨普华永道”

澳大利亚应对“高温事件”国家框架丨普华永道




2020年10月,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仪式在江苏泰州举行。“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等27个地方被授予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1年7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启动2021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评选及实践活动。“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成都水源地绿色低碳科普公众教育项目”荣获一等奖。




2022年1月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大卫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卫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五届成都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的提案内容是关于重视川西林盘生态价值,助力公园城市迈向碳中和。主要内容有:川西林盘是碳汇宝库,建议探索转换为碳汇指标。通过对川西林盘碳汇效应的科学利用,将林盘资源转变为生产力,提高林盘居民收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关注“河流研究会”
一起还清流于大海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河流研究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